主頁 > 健康疾病 > 外科 > 骨折病人的護理原則 骨折病人的護理原則有哪些

骨折病人的護理原則 骨折病人的護理原則有哪些

  骨折病人的護理

  一、護理目標

  1、維持呼吸、循環(huán)等正常生理功能。

  2、保證骨折固定效果,確保外固定滿意。

  3、緩解疼痛,減輕病人的痛苦。

  4、科學地指導功能鍛煉,使患肢功能恢復與骨折愈合同步發(fā)展。

  5、照顧生活,滿足生理、文化等生活需求。

  6、合理安排營養(yǎng)飲食,保持機體營養(yǎng)代謝需要。

  7、有效的預防全身及局部并發(fā)癥。

  8、加強心理護理,保持心理健康、并指導提高自我護理、自我照顧能力。

  二、護理觀察

  1、一般項目 如精神、情緒、飲食、睡眠、營養(yǎng)狀況、大小便及體溫、脈搏、呼吸、

  血壓等。

  2、外固定情況 外固定裝置是否有效,夾板松緊度是否適宜,石膏有無斷裂、石膏筒內肢體是否松動或擠壓、牽引重量是否適宜、牽引滑輪是否靈活、牽引錘是否落地等。

  3、肢端血液循環(huán)。

  4、疼痛 ①了解疼痛的性質及程度,確定引起疼痛的病因。②觀察發(fā)生疼痛時病人 的狀況及伴隨癥狀,觀察全身及局部情況,檢查有無發(fā)熱、水腫、出血、感覺異常、放射痛、意識障礙等體征。③通過應用緩解疼痛的有效方法,如制動肢體、矯正體位、解除外部壓迫等進一步確定引起疼痛的原因。

  5、體位 體位是否正確,肢體是否按治療要求擺放與固定。

  6、患肢外固定處與身體受壓處皮膚有無紅腫、水疤、破潰,有無膠布過敏反應,骨牽引針孔有無紅腫、膿液滲出。

  7、手術后病人除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外,傷口有無滲血、出血及感染征象。

  8、功能鍛煉后的反應 鍛煉時是否伴有疼痛及疼痛的性質,是否伴有腫脹、麻木等不適。

  三、一般護理

  一般護理包括心理護理、飲食營養(yǎng)護理、生活護理及預防褥瘡、泌尿系感染、呼吸道 感染等并發(fā)癥。

  四、常見護理問題及措施

  護理問題1:生命體征異常改變

  嚴重創(chuàng)傷引起多處骨折、開放性骨折、多臟器損傷時會影響生命體征改變,嚴重骨折后并發(fā)癥如休克、脂肪栓塞綜合征、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擠壓綜合征等,甚至造成病人死亡。

  護理措施:

  (1)危重病人應盡快轉送ICU病房,如果條件不具備,亦應動用各類監(jiān)護設備,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生命體征的改變。

  (2)熟悉各種嚴重創(chuàng)傷、創(chuàng)傷并發(fā)癥的病理變化及臨床表現(xiàn),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能早期做出正確判斷,及時提出相應的治療護理措施。

  (3)監(jiān)護由專人負責,制定嚴密的護理觀察計劃及護理方案,嚴格履行交接班制度。

  (4)建立有效靜脈通道,以保證輸血輸液及搶救用藥。

  (5)認真做好觀察記錄,對病人神志、呼吸、脈搏、體溫、血壓、貧血征象、尿量、尿質、中心靜脈壓、肺動脈楔壓、用藥、吸氧情況及反應等均做出詳盡的記錄。

  護理問題2:疼痛

  除創(chuàng)傷、骨折引起病人疼痛以外,固定不滿意、創(chuàng)口感染、組織受壓、缺血也會引起

  疼痛。由于病因不同,疼痛的性質也不同。

  護理措施:

  (1)加強臨床觀察,區(qū)分辨別疼痛的不同性質及臨床表現(xiàn),以確定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一般來說,手術傷口疼痛于術后l一3日劇烈,并逐日遞減緩解;創(chuàng)傷、骨折引起的疼痛多在整復固定后明顯減輕,并隨著腫脹消退而日趨緩解;開放性損傷合并感染多發(fā)生在創(chuàng)傷2-4天后,疼痛進行性加重或呈搏動性疼痛,感染處皮膚紅、腫、熱,傷口可有膿液滲出或臭味,形成膿腫時可出現(xiàn)波動;缺血性疼痛為外固定物包扎過緊或思肢嚴重腫脹所致,表現(xiàn)為受壓組織處或肢體遠端劇烈疼痛,并伴有皮膚蒼白、麻木、溫度降低,缺血范圍較大或較嚴重者可表現(xiàn)出被動伸指(趾)時疼痛加劇。

  (2)針對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對癥處理。創(chuàng)傷、骨折傷員在現(xiàn)場急救時予以臨時固定,以減輕轉運途中的疼痛,并爭取及時清創(chuàng)、整復;發(fā)現(xiàn)感染時通知醫(yī)生處理傷口,開放引流,并全身應用有效抗生素;缺血性疼痛須及時解除壓迫,松解外固定物,如已發(fā)生壓瘡應及時行褥瘡護理;如發(fā)生骨筋膜室綜合征須及時手術,徹底切開減壓。

  (3)對疼痛嚴重而診斷已明確者,在局部對癥處理前可應用嗎啡、度冷丁、強痛定等鎮(zhèn)痛藥物,減輕病人的痛苦。

  (4)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動作要輕柔、準確,防止粗暴劇烈,引起或加重病人疼痛。

  (5)如治療護理必須移動病人時,應事先向病人說明必要性,取得病人配合。在移動過程中,對損傷部位重點托扶保護,緩慢移至舒適體位,爭取一次性完成;

  (6)斷肢(指)再植術后病人肢體疼痛應及時判明情況,有效鎮(zhèn)痛,防止因疼痛刺激血管痙攣而影響再植肢體的成活。

  (7)截肢術后如患肢疼痛,應向病人耐心解釋,一般可隨時間的推移而自行消失,不須應用鎮(zhèn)痛藥物鎮(zhèn)痛。

  (8)采用非侵襲性鎮(zhèn)痛方法,如控制焦慮,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利用視覺或觸覺分散法分散或轉移病人的注意力。另外,利用冷敷、熱敷、按摩及皮膚搽劑,也能起到骨折病人 鎮(zhèn)痛效果。

  護理問題3:腫脹

  骨折或軟組織損傷后傷肢局部發(fā)生反應性水腫,另外骨折局部內出血、感染、血循環(huán)障礙等也會造成傷肢不同程度的腫脹。

  護理措施:

  (1)迅速查明引起腫脹的原因,及時對癥處理。

  (2)適當抬高患肢,如無禁忌應早期恢復肌肉關節(jié)的功能鍛煉,促進損傷局部血液循環(huán),以利靜脈血液及淋巴液回流,防止、減輕或及早消除肢體腫脹。

  (3)損傷早期局部可冷敷,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使損傷破裂的小血管及時凝固止血,減輕腫脹。

  (4)如肢端腫脹伴有血循環(huán)障礙,應檢查夾板、石膏等外固定物是否過緊,若固定過緊應及時解除壓迫。

  (5)對嚴重的肢體腫脹,要誓惕骨筋膜室綜合征發(fā)生,及時通知醫(yī)生做相應處理。

  (6)斷肢再植術后引起肢體腫脹的原因很多,包括①靜脈回流不足;②清創(chuàng)不徹底、反應性腫脹劇烈f②肢體斷面巨大血腫;④離斷肢體缺血時間過長,造成相應的細胞腫脹和組織間隙水腫;⑤創(chuàng)面感染、體位不當、淋巴回流障礙等。一旦發(fā)生,及時通知主管醫(yī)師,仔細查明原因,對癥處理。

  (7)因感染引起的組織腫脹,除通知醫(yī)師處理局部傷口,拆線、引流、抗生素濕敷外,應及時應用有效的抗生素。

免責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返回查查吧首頁,查看更多>>
提示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優(yōu)惠商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