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隔聲:
有屏蔽物將聲音擋住,隔離開來。隔聲是控制噪聲最有效措施之一。常用的隔聲措施有:
(1)門、窗等單層結構。其隔聲能力主要取決于它們的面密度(單位面積重量kg/m2),面密度越大,其慣性阻力也越大,也就不易振動,隔聲效果就好。當然同一材料的隔聲墻,越厚則隔聲效果也越好。若采用雙層結構,則比單層結構在重量上可減少70%左右,故較為經(jīng)濟。這是因為當入射波傳到結構的第一層時,產生了振動,而這振動遇到空氣層或其中充滿了松散材料的中間層時,由于它們的彈性作用和吸收作用,使振動大大衰減之后再傳到第二層,于是總的聲音的衰減就增加了。
(2)隔聲屏。利用隔聲屏將強噪聲源與周圍環(huán)境適當隔開。對高頻聲的衰減是較明顯的。其原理是隔聲屏可以把高頻聲發(fā)射回聲源,并在隔聲屏后面形成一個“聲影區(qū)”,就好比光線被物體遮擋形成陰影一樣,在這個“聲影區(qū)”內,人們就感到噪聲有明顯的減弱。設計恰當,一般則可降低噪聲10一15dB。
(3)隔聲罩。用于控制機器噪聲,它是由隔聲材料、阻尼材料和吸聲材料構成。隔聲材料多用鋼板,將鋼板做成的罩子并涂上阻尼材料,以防罩子的共振。罩內加吸聲材料,做成吸聲層,以降低罩內的混響,提高隔聲效果。
(3)消聲:利用消聲器來降低空氣中聲的傳播,解決氣流噪聲。一般消聲器都要裝在空氣動力設備氣流通道或進、排氣口上。廣泛采用的傳統(tǒng)的消聲器有阻性消聲器、抗性消聲器、抗阻復合式消聲器。近年來小孔消聲器和多孔擴散消聲器在排氣噪聲的控制中逐漸得到廣泛應用。
3.在接受點阻止噪聲
在許多場合,采用個人防護還是最有效、最經(jīng)濟的辦法。常用的個人防護用品有耳塞、耳罩、耳棉等。這些防護用具要求嚴密不透氣,以便于隔聲,但有時設計成能透過一部分低頻聲或低強度聲,使得既能阻止噪聲,又不妨礙談話。耳塞一般的平均隔聲可達20dB以上,性能良好的耳罩可達30dB。
4.城市環(huán)境規(guī)劃
合理的城市規(guī)劃,對于未來的城市環(huán)境噪聲控制具有戰(zhàn)略意義。城市規(guī)劃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合理使用土地和劃分區(qū)域:主要根據(jù)不同使用目的的建筑物的噪聲標準,來選擇建筑的場地和位置,從而確定哪兒適于建學校、醫(yī)院、住宅,哪兒適于建工廠。對于那些產生噪聲的工礦企業(yè),興建前預估它們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在區(qū)域規(guī)劃中,應考慮不同功能區(qū)的劃分。盡量使居民區(qū)不與吵鬧的工業(yè)區(qū)和商業(yè)區(qū)混雜。
(2)合理布置交通干線:交通噪聲是城市噪聲的主要來源。因此,在城市規(guī)劃中對噪聲進行預測,考慮交通干線的合理布局是很重要的。交通噪聲與車流量、車輛種類、馬路寬窄。兩旁建筑物形態(tài)、路面條件和車速等都有關。需要根據(jù)城市人口、車輛增長情況,根據(jù)噪聲的標準和交通噪聲的諸因素,來考慮交通干線的布局、馬路寬窄。輔助車線的配置、立交橋的興建等,以保證城市噪聲能得到控制。
(3)嚴格交通管理:限制和檢驗車輛噪聲指標,包括排氣噪聲與喇叭聲;機動車輛駛經(jīng)學校等處時,禁止按喇叭;限制大卡車、重型卡車、施拉機等高噪聲車輛的行駛路線和時間。
(4)綠化城市:據(jù)調查確定,40m寬的林帶可降低噪聲10一15dB,30m寬的林帶可降低噪聲6-8dB。綠化樹木的減噪效果與林帶的寬度、高度、配置方式以及樹木種類等因素有密切關系。
城市林帶寬度最好是6一15m,郊區(qū)以15一30m隔聲效果較好。林帶的結構和配置,應以喬木、灌木和草地相結合,形成一個連續(xù)、密集的障礙帶。